【COP26 後焦點】WBCSD 新倡議:氣候復原 12 項行動 + 企業自主貢獻
擁有綠色競爭力的企業組織
全球的極端氣候引起了不小的傷害與損失,即使在臺灣也是高溫警報持續發佈,那節節高升的室外溫度,已經讓初夏的生活充滿大驚嚇;但令人擔心的就怕這只是起手式。地球已經連續 13 個月創有歷史紀錄以來的同期平均溫度高溫紀錄,所以近期「今年的夏天,會是你餘生最涼爽的夏天」的論點在網路上被高度的注意與引述。可見氣候變遷所引發的後遺症已經開始發酵。
從生活面我們開始感受到極端氣候的威力,勢必會導引生活面的習慣轉變。這從經營面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既是危機也是轉機的趨勢;極端氣候勢必會增加我們的經營成本危機,但卻也是公司轉型順勢而為的轉機。經營面敏銳地察覺消費習慣的轉變,開始盤點企業組織的資源,重新定位組織的發展策略。如從產業結構面觀察轉型契機,跨入綠色產業鏈;從產品研發的角度發展低碳的產品,切入消費者消費轉變的需求面;及早執行組織碳盤查使碳排資訊可揭露且能掌握,提供未來節能減碳的方向。這些都是基本策略面的功夫。
最難的應該有兩項:
一者是企業綠色形象的建立。幾年 ESG 的風潮風風火火的在企業界展開,但依筆者的參與經驗或觀察,有一些比率的企業組織都止於形象表面的使力,或是應付供應鏈的要求,雖然還不至於可以用「漂綠」的嚴厲批評來斷論,但卻也雖不中意不遠,因為礙於預算或是經營者的環境抑是的概念影響,商業的投資報酬率的衡量習慣是所有決策的根本關鍵點,因而總是依據需求到了該做時再啟動,但企業形象是一個長久而且須堅持的企業活動,否則很難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及評斷眼光的批判。
這樣的企業期待最佳的執行方法是依靠在第二項-建立綠色的企業文化。企業文化是需要在潛移默化中長期的培植與推動,尤其經營者的言教與身教是成功的關鍵,當全體的員工深信企業,願意為地球環境的生存壓力盡一份企業的力量,這樣的轉變會讓全體員工全心在工作上、生活上為地球、為企業、為家庭付出,這樣的企業會擁有強大的綠色競爭力。
當一個擁有綠色競爭力的企業,在產品銷售上可以享有綠色溢價的成果;在財務上會穩健成長,而讓公司可以永續的經營;在組織上因為文化的誘因可以讓人力資源穩定而成長。綠色企業就是一個在各經營構面上,都可以擁有堅強實力的組織,這是趨勢也是機會,這也是需求與供應可以平衡的未來。當大環境變動中,可以掌握趨勢,重新定位,那才有機會實現永續經營的理想。
#極端氣候 #企業轉型 #綠色企業
閱讀推薦︰《天下雜誌》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30792